人工智能专题交流会

Create Time:2024-05-24

      5月10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工作委员会(下称品保委)互联网工作组和人工智能与数字行业小组共同举办了人工智能专题交流会,邀请联合国高级别人工智能咨询机构中方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张凌寒教授,亚太区企业发展和战略联盟总监关奕斌(CSC)进行了分享。来自36家会员公司的4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人工智能与数字行业小组协调员周杜骏主持,品保委副主席陶洋作了开场发言。陶洋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企业有责任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造福社会,而不是成为新的分歧,这需要我们不仅关注技术本身,更要关注它的社会影响、社会伦理和法律治理等方面问题。在介绍了两位演讲嘉宾之后,陶洋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次会议对人工智能有更全面和专业的思考。

      张凌寒教授首先就人工智能立法、监管活动及国际治理趋势进行了解读。她从人工智能监管及立法与企业的关联、企业与人工智能相关业务的合规痛点与难点、可能的法律方案以及知识产权领域的合规指引与司法协调四个方面展开分享。张教授认为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治理当中,企业终将作为重要的参与人并实质性地影响和推动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产业的标准和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她就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企业提出的合规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了算法深度合成与深度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的概念。关于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的合理使用问题,张教授列举了四种不同的方案并分析其可行性。谈到知识产权的侵权风险问题,她表示,除了训练数据以外,更多的风险在于生成内容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并对人工智能司法层面的进一步完善拭目以待。

      关奕斌随后从人工智能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现状与未来的政策发展、人工智能与线上品牌保护的关系、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四方面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与线上品牌保护的理解。首先,他从互联网的底层逻辑分析了人工智能与语义网的概念,从法律趋势上阐述了对使用受版权保护的图像或文本进行人工智能培训的法律界限,并讨论了品牌保护的问题以及人工智能是否有能力成为IP“作者”或“发明者”的相互矛盾的裁决等。

      会议还讨论了品牌保护中的技术问题,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品牌保护中的应用(如搜索无限图片、拷贝文章等)、人工智能的学习和速度提升、实时监控功能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新的图像以维权等。关奕斌表示,目前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存在着诸多疑问,如是否能实现真正的保护和保障,以及如何避免潜在的问题。

      最后,品保委互联网工作组主席王欣作了总结发言。她表示,基于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员公司将面对因此产生的风险。此次会议可以帮助会员了解了人工智能的基础逻辑,学到了更多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她再次感谢了两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也期待能创造更多学习机会与会员进一步交流学习!